浦江南岸的沧海巨变:红色基因与绿色奇迹共绘奉贤新画卷
文|清哲木
网罗精彩#探秘奉贤#。9月28长三角网络名人一行近50人打卡上海市奉贤区!
东海之滨,杭州湾畔,奉贤静卧于时光的长河。昔时,此地渔火零星,田畴漠漠,潮汐往来处,唯有白鹭飞过苍茫的天际。而今,变化如春风化雨,悄然浸润每一寸土地,却又惊心动魄。奉贤,这个上海南翼的滨海城区,历经从滩涂苇荡到现代化新城的蜕变,却在时代变迁中始终守护着两样宝贵财富:鲜红的革命精神与葱翠的自然生态。
两天时间里,长三角博主一行,分四组品鉴了奉贤区的沧桑巨变。67年前奉贤从江苏划归上海,用知名博主何春银老师的话说:“这次是“娘家人”来看看奉贤沧海如何变成桑田。”
展开剩余81%穿越近百年时光,风中的咸味依旧。昔日金汇港的樯橹声声,已化作集装箱码头的起重机轰鸣;古华园的亭台楼阁,如今与现代化美术馆相对而视。这是一种奇特的共生:过去的影子未曾消散,反而被精心编织进未来的图景。奉贤不再只是上海的远郊,它成了连接古今的纽带,汇聚着传统与现代的双重脉动。这种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科技展示,正是今日奉贤既尊重传统又拥抱创新的缩影。
两天时间,笔者看到奉贤两种显著的颜色,红色与绿色,是奉贤的主基色。
奉贤的红色记忆,离不开一个名字——李主一。这位1892年出生的奉贤洪庙人,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这片土地的红色先驱。
1927年秋,李主一与刘晓等同志在奉城创办曙光中学。这所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奉贤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地。在这里,成立了奉贤县曙光中学特别支部,李主一任组织委员。
李主一生前曾说“死得其所”,这句铮铮誓言至今仍刻在李主一烈士纪念碑上。1957年5月,根据烈士遗言,曙光中学校园内始建了李主一烈士纪念碑。
如今,李主一的故乡洪西村已成为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村里规划了“初心主题片区”,保留着传统江南民居风格的村史馆中陈列着李主一同志的生平事迹。展馆讲述了李主一、沈志昂等革命先驱的觉醒历程,周大根、朱刚等抗日志士的浴血奋战,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20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
据了解,2025年6月,“贤城曙光”红色寻访路线正式推出,串联起奉贤三大红色地标。通过探访奉贤首个党支部诞生地——中共奉贤县委旧址展示馆,瞻仰李主一烈士纪念碑,以及走进革命烈士李主一的家乡洪西村,以其家书为情感内核,通过实时笔迹生成与语音诵读,实现观众与英烈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
与红色奉贤交相辉映的是绿色奉贤的发展。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的诞生和发展完美诠释了奉贤地区的沧海巨变。这座森林公园位于上海市奉贤区海湾镇五四农场境内,距上海市中心60公里。它是在模拟自然、回归自然的基本理念指导下,通过人工营造形成的近自然形态的大型人工城市生态森林。
公园占地达15983.5亩(约10.83平方千米),园内植树达400多万株,品种约350种。其中有沉水樟、舟山新木姜子、黄蘗等18种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形成了上海市最大的人工“绿肺”。
园内最具特色的景点是占地580亩的百鸟湖,是上海最大的园内人工湖泊。每到秋天,百鸟湖几乎成为白鹭之“家”,最多的时候,水岸边来来往往1000多只白鹭。此外,灰鹭、野鸭、野兔、野鸡也在这里栖息嬉戏。海湾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历经十余年。公园的建设规模令人惊叹。水域面积超过21公顷。除了580亩的百鸟湖外,还有长达22.5公里的河道密布园中。目前公园已成为上海世博会60家“世博观光农园”之一,并被被评为“科普教育基地”。2011年,它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奉贤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完美融合。洪西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里既是李主一烈士故乡,也是奉城木雕传承地。
村域内的洪炉场馆通过多种形式展示李主一追求革命的红色轨迹。同时,乡村工坊里,非遗木雕传承创新,木艺DIY体验活动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这种红绿交融的发展模式使奉贤成为了既能追寻红色记忆,感受非遗魅力,又能体验田园生活的理想之地。游客可以在洪西村品尝地道的奉贤菜——草头圈子、烂糊羊肉、青团子,每一道都带着土地的馈赠。
笔者认为;奉贤之变,非高楼广厦之兴,更在精神气象之新。它从容地走在自己的节奏里,让传统与现代各得其所,让记忆与梦想相映生辉。在这片被潮水反复亲吻的土地上,变化已成为最恒久的风景。当红色精神与绿色生态在这片土地上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看见奉贤的沧桑巨变,也昭示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苏大讲#】
发布于:江苏省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